製造業(ye) 的下一個(ge) 春天 儀(yi) 器儀(yi) 表為(wei) 工業(ye) 核心
近幾年來,中國製造業(ye) 的日子有些苦。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中國出口的兩(liang) 大重點市場——美國與(yu) 歐盟經濟下滑,需求銳減,而開拓其他市場仍在控索之中;另一方麵,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中國製造變“貴”了,企業(ye) 搬往東(dong) 南亞(ya) 和非洲去;與(yu) 此同時,提出經濟發展新常態,淘汰過剩產(chan) 業(ye) ,去庫存,“既要金山銀山,也要青山綠水”,對企業(ye) 的環保標準與(yu) 準入門檻提高……
這一切變化的結果,中國GDP降緩了,不僅(jin) 跌下了8%,還了破了7%,目前在6.5%左右運行。這一切讓製造業(ye) 的企業(ye) 家大呼:實業(ye) 難做!
脫實向虛 經濟不可持續
近兩(liang) 三年來,央行“放水”,流動性寬鬆,撬著放大了的杠杆,狂熱的資金衝(chong) 入了房市、股市,一兩(liang) 線城市的房地產(chan) 連番上漲,股市在一輪*暴漲之後,又迎來了一輪暴跌,一些高杠杆融資客血本無歸。
製造業(ye) 的下一個(ge) 春天 儀(yi) 器儀(yi) 表為(wei) 工業(ye) 核心
對超出自住性質的房產(chan) 投資,對超出其價(jia) 值的股票的炒買(mai) ,其背後的理由是總會(hui) 有人在高的價(jia) 格接手,而這種擊鼓傳(chuan) 花的做法必將產(chan) 生巨大的泡沫,也必將引發市場的大起大落,退潮之後造成了民眾(zhong) 的財富大縮水。傷(shang) 害大的是,資本是趨利的,房地產(chan) 與(yu) 股市的一路上漲,讓開公司辦廠的人感歎:辛辛苦苦幹一年,不如炒幾套房,自動引導資金“脫實向虛”,減少實業(ye) 的投資,從(cong) 而減少了就業(ye) 的崗位。
回顧曆次的經濟危機與(yu) 金融風暴,都是建立在高杠杆、高債(zhai) 務的泡沫之上,以為(wei) 房產(chan) 永遠上漲,股票也永遠上漲,但每到一個(ge) 臨(lin) 界點,一切都在瞬間坍塌,人們(men) 才發現原來的一切都是建立在海邊的沙灘城堡,毫無根基,浪潮撲湧而上,一切化為(wei) 烏(wu) 有。
出手糾偏 邁向正途
正是基於(yu) 這樣的認識,2015年在股市漲至5100點的高峰時,管理層喊話:去杠杆、擠泡沫。之後的一年內(nei) 股市已經跌近一半;2016年國慶節後,各地也對還不斷上漲的樓市“刹車”。在12月14日至16日舉(ju) 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在布署2017年的經濟工作重點,正式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的新精神的核心是脫虛向實,工業(ye) 是一個(ge) 經濟的基礎,必須以工業(ye) 強基;走實業(ye) 道路,打造工業(ye) 4.0,擴大就業(ye) ,拉動經濟發展。畢竟,中國人口基數大,不可能單憑金融、房地產(chan) 能搞上去的,中國人的福祉必須建在實業(ye) 的基礎上。
在紛擾之間,似乎讓我們(men) 看清了前路。
經濟強國 必先是製造業(ye) 強國
困難不少 中國製造不再便宜
上下合力 製造業(ye) 迎來下一個(ge) 春天
製造業(ye) 升級 必先以儀(yi) 器儀(yi) 表為(wei) 核心
事實上,經曆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之後,美國奧巴馬政府經過反思,也提出讓製造業(ye) 回家,靠工業(ye) 振興(xing) 美國經濟;現當選了總統的特朗普進一步提出,把工業(ye) 機會(hui) 留在美國,不惜威脅在海外生產(chan) 而銷回國的美資企業(ye) 課以“懲罰性”的重稅。同樣,歐洲的經濟“火車頭”德國也是一直以製造工業(ye) 體(ti) 係支撐的,在亞(ya) 洲,日本也是以的工業(ye) 產(chan) 品行銷世界的。
因此,中國成為(wei) 一個(ge) 經濟強國,其應有之義(yi) 是成為(wei) 一個(ge) 製造業(ye) 強國。今天的中國因素在世界的比重越來越重,中國“買(mai) 啥啥漲”;試想想,以如此龐大的人口基數,如果全靠,即能買(mai) 斷*的貨品。
但是,如上所述,此製造業(ye) 非彼製造業(ye) ,隨著我國人口紅利的消失,以及東(dong) 南亞(ya) 和非洲的爭(zheng) 奪,中國再像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那樣成為(wei) “世界工廠”(即代工王國),已然不可能,工業(ye) 必須升級換代,把“中國製造”變成“中國智造”。
前一陣子,人們(men) 熱議的玻璃大王“曹德旺跑路”事件,讓國人可怕地感受到中國製造可能比美國製造還“貴”。曹德旺分析道,中國的天然氣、石油、電、過路費、地租等,均比美國貴,但貴的還是稅負,中國製造業(ye) 的綜合稅負比美國高35%,按照中國目前一般企業(ye) 的利潤水平,大約有一半的營業(ye) 利潤都被收走了,製造業(ye) 利潤非常微薄,其中中小企業(ye) 艱難。
而且,“曹德旺跑路”事件並非個(ge) 案,天津財經大學教授、著名財政學者李煒光曆時半年調查4個(ge) 城市,對中國民營企業(ye) 稅負問題進行調查發現,企業(ye) 的實際稅費負擔率約40%,而大部分企業(ye) 利潤率都不到10%,許多企業(ye) 不堪重負倒閉,從(cong) 而提出了“死亡稅率”的說法。
李煒光表示,中國的宏觀稅負率從(cong) 1995年的16.5%到2015將近37%。重稅之下,民營投資的熱情從(cong) 5年前的27%降至當下的2.86%,出現“斷涯式”的下降,折射出高稅製下民營企業(ye) 的困境,中國當下經濟持續低迷的一個(ge) 真實原因。
為(wei) 此,去年12月中旬召開的中央經濟會(hui) 議,仍把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列在2017年重點經濟任務的*條,其中“一降”指的就是降成本,要求在減稅、降費、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
而第三條則是著力振興(xing) 實體(ti) 經濟。以提高質量和核心競爭(zheng) 力為(wei) 中心,堅持驅動發展,發揚“工匠精神”,加強品牌建設,培育多“百年老店”,注重用新技術新業(ye) 態改造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在市場準入、要素配置等方麵創造條件,使中小微企業(ye) 好參與(yu) 市場公平競爭(zheng) 。
強調工匠精神,製造業(ye) 是發展的命脈;隻有製造業(ye) 好,中國未來才好。同時也指出,加強對各種製組織和自然人財產(chan) 權的保護。堅持有錯必糾,甄別糾正一批侵害企業(ye) 產(chan) 權的錯案。保護企業(ye) 家精神,支持企業(ye) 家專(zhuan) 心創業(ye) 。
這些指導精神也體(ti) 現在領導人的言行當中。去年12月23日,李克強對推進“中國製造2025”工作現場會(hui) 暨製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第四次會(hui) 議作出批示:中國仍處在工業(ye) 化進程中,絕不能丟(diu) 掉製造業(ye) ,要通過新經濟帶動傳(chuan) 統製造業(ye) 的升級,要實施《中國製造2025》,加快從(cong) 製造大國轉向製造強國。互聯網+雙創+中國製造2025,彼此結合起來進行工業(ye) ,將會(hui) 催生一場“新工業(ye) 革命”。
而“中國製造2025”不僅(jin) 需要智能製造等技術革新,需要一場遍及各行業(ye) 的“革命”;他勉勵工人要弘揚“工匠精神”,推動中國製造提、出精品,促進中國製造整體(ti) 升級。此外,還強調從(cong) 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企業(ye) 製度性交易成本,到力促清稅降費切實為(wei) 實體(ti) 企業(ye) 減負,再到鼓勵創業(ye) 、弘揚企業(ye) 家精神,本屆中央政府的諸多政策舉(ju) 措,其核心目標之一都是為(wei) 實體(ti) 經濟助力。
他zui後說:“工業(ye) 製造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是實現發展升級的‘國之重器’;要大力實施‘中國製造2025’,提高實體(ti) 經濟競爭(zheng) 力。”
方向已明,前路崎嶇。相信在上下形成共識、多項合力推動之下,中國製造業(ye) 必將迎來下一個(ge) 春天。
人類任何一次大的飛躍都是基於(yu) 工具的巨大和根本變革驅動的,儀(yi) 器是製造業(ye) 的重要“工具”,是工業(ye) 生產(chan) 的“倍增器”,也是智能製造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隨著工業(ye) 新換代,儀(yi) 器儀(yi) 表也必然要升級。不言而喻,儀(yi) 器儀(yi) 表行業(ye) 在下一輪製造業(ye) 的春天裏,也會(hui) 具非常重要的地位。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指出:新技術革命的關(guan) 鍵技術是信息技術,信息技術由測量技術、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三部分組成。測量技術則是關(guan) 鍵和基礎。據估算,儀(yi) 器儀(yi) 表行業(ye) 僅(jin) 占整個(ge) 工業(ye) 產(chan) 值產(chan) 值的6% ,卻能支撐起60%的工業(ye) 產(chan) 值。
同時,儀(yi) 器是製造業(ye) 升級、智能製造的產(chan) 物。隨著現代儀(yi) 器儀(yi) 表的“數字化、智能化、微型化”的發展趨勢,比如當前微電子技能的提高,儀(yi) 器儀(yi) 表產(chan) 品進一步與(yu) 微處置器、PC技能交融,儀(yi) 器儀(yi) 表的數字化、智能化程度不時獲得進步,它也是科持進步、智能製造的產(chan) 物,是高精密的產(chan) 業(ye) 之一。因此,中國製造業(ye) 升級,必先建立在以為(wei) 儀(yi) 器儀(yi) 表為(wei) 核心。
從(cong) 數據我們(men) 也能看到好的端倪:隨著上遊原材料降價(jia) ,工業(ye) 自動化程度的升級改造,中國儀(yi) 器儀(yi) 表行業(ye) 一扭去年同期下跌的頹勢,去年1-11月份全行業(ye) 利潤猛增11.1%
電話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