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訪問足球国际杯国际米兰網站!
全國服務谘詢熱線:

13911821020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一事一議】“重點項目”不是逃避環保監管的理由

【一事一議】“重點項目”不是逃避環保監管的理由

更新時間:2016-10-08      點擊次數:1127

   【一事一議】“重點項目”不是逃避環保監管的理由

    近期,掛有某些地方政府頭銜的“重點項目”違法案件屢屢被曝光。未評先建,未驗先投、擅自變設計方案等所謂“重點項目”逃避、遊離環境監管的現象有愈演愈烈之勢。在“zui嚴(yan) 環保法”及中央環保督查之下,仍有一些地方政府搞違法“決(jue) 策”與(yu) 形式不和,與(yu) 改善區域環境質量不利。

    或出於(yu) 地方經濟發展和建設的考量,或出於(yu) 政績需要,一些地方的市政路網、大型公共設施、拆遷安置點等建設項目被冠以“重點”或“民生”之名,再以“調度會(hui) ”“推進會(hui) ”等形式“簡化”流程、“特事特辦”。其中,有的屬於(yu) 真正的重點項目,有的卻出於(yu) 急功近力的想法。而有些地方環保部門對此心知肚明,卻放任不管,致使所謂的“重點項目”未批先建,邊批邊建,建而不驗等違法情況時有發生。

   地方政府對轄區環境質量負責,無論推進什麽(me) 樣的建設項目,都應帶頭守法。若以犧牲法製公信力、環保責任底線為(wei) 代價(jia) ,勢必給當地生態環保工作埋下隱患,對改善區域環境質量不利。

   一些地方之所以環保法律意識淡薄,關(guan) 鍵是環保“黨(dang) 政同責”傳(chuan) 導壓力不足,問責力度不夠,少數領導仍存在“我的地盤我做主”的任性思想和“查到了再整改”的僥(jiao) 幸心理。對於(yu) 這樣逃避環保監管的“燈下黑”建設項目。必須斷然處理,加大追著力度,形成環保問責和打擊環境違法的雙高壓態勢。

   為(wei) 此,可組織開展省級地方重點建設項目互查,排查出問題後,由省際互查組梳理匯總後報有關(guan) 部門依法處理。對問題突出、情況嚴(yan) 重、影響較大的“燈下黑”項目,按照環境保護法和《黨(dang) 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等規定,嚴(yan) 格追究地方黨(dang) 政領導幹部及相關(guan) 部門的責任;構成形式責任的,堅決(jue) 移交司法部門查辦,以此倒逼地方對“重點建設項目”依法、規範、從(cong) 嚴(yan) 管理。同時,還應加強問題突出地區黨(dang) 政領導層的環保法律政策再學習(xi) ,並由區域環保督查中心督學,補足所欠功課。以此為(wei) 戒,對再發生此類問題的地方黨(dang) 政主要領導應嚴(yan) 肅追責,並實施為(wei) 嚴(yan) 厲的區域限批、掛牌督辦、汙染物總量控製等措施。

 

 

足球国际杯国际米兰
地址:北京海澱區
郵箱:LH13391680256@163.com
傳真:
關注我們
歡迎您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信息:
歡迎您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了解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