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鄂爾多斯市烏(wu) 審旗全力推行環境汙染第三方治理機製,鼓勵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運營,在高水平項目引進、核心技術攻關(guan) 等方麵取得初步成效,實現了環保設施建設專(zhuan) 業(ye) 化、運營產(chan) 業(ye) 化、防汙節約化,促進環境服務業(ye) 健康快速發展。
一是引入項目,提升環境汙染治理專(zhuan) 業(ye) 化水平。通過引入專(zhuan) 業(ye) 防汙企業(ye) ,將政府、排汙企業(ye) 、防汙企業(ye) 三方擰成一股繩,推動建立排汙者付費、第三方治理 的防汙新機製,不斷提升防汙治理水平。結合園區排汙實際需求,納林河工業(ye) 園區引進弘昱水資源綜合利用有限責任公司高鹽工業(ye) 廢水深度處理項目,日處理廢水能 力達7000噸(高鹽工業(ye) 廢水6000噸、園區生活汙水1000噸),處理率達85%以上;加快推進鄂爾多斯圖克工業(ye) 園礦井水深度處理廠及管網一期工程, 轄區內(nei) 排汙企業(ye) 主動與(yu) 第三方防汙企業(ye) 合作,購買(mai) 專(zhuan) 業(ye) 防汙企業(ye) 環保服務,降低排汙企業(ye) 水資源使用成本,有效保護資源環境。
同時,引進集成美國ge氣化技術、德國林德甲醇洗淨化技術、英國氨合成技術以及大連理工、西北化工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的氣化爐等工藝技術和設備,中煤大化肥 高濃鹽水結晶工藝、中天合創烯烴項目等的技術、成果在該旗轉化應用,積極培育可持續、可複製的環境汙染治理模式,進一步投資運營機製,使 汙染治理效率和專(zhuan) 業(ye) 化水平有效提高。
二是強化技術攻關(guan) ,探索推行井場泥漿不落地技術。堅持發展理念,探索推行井場泥漿不落地技術,充分發揮企業(ye) 技術對環境保護的積極作用。泥漿不落地 技術是在鑽井施工過程中,通過工藝技術對岩屑、廢棄泥漿和岩屑進行處理,廢水和部分泥漿進行處理後再利用,減少土地使用量和降低對環境的汙染。
該技術施行推廣後,實現泥漿循環利用,有效減少對水資源的汙染和浪費,切實保證水資源得到充分利用。今年以來,在天然氣開發領域,全旗73個(ge) 天然氣井泥漿均得到回收再利用,實現了天然氣開發由“傳(chuan) 統泥漿池”到“泥漿不落地”的轉變。
三是加大約束監管,構建科學規範管理體(ti) 係。始終築牢防汙底線,整合運用各類環保監控係統,累計投資2200多萬(wan) 元建成烏(wu) 審召環境保護站、園區4處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和“五位一體(ti) ”環保在線監測平 台,對全旗境內(nei) 各類汙染源企業(ye) 進行常態化監管,不斷強化環保執法力度,企業(ye) 運行規範;積極構建完善環保部門與(yu) 第三方防汙企業(ye) 聯合監測機製,在重點監控 企業(ye) 推行自動監控設施第三方運維管理,加強企業(ye) 排汙設施實時監控,減少設施運行維護成本,第三方防汙企業(ye) 監控設備監測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境內(nei) 各企業(ye) 按 照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標準的規定,嚴(yan) 格規範自身環保行為(wei) ,加大環保設施物資保障和資金投入,自身形象和信譽明顯提升;人民群眾(zhong) 通過“12369”環保舉(ju) 報熱 線、政府等途徑舉(ju) 報環境汙染問題,督促政府好地推進環保監管工作,全旗逐步形成“政府重點監控,企業(ye) 自覺遵守,公眾(zhong) 監督參與(yu) ”的良好格局。
電話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