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訪問足球国际杯国际米兰網站!
全國服務谘詢熱線:

13911821020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 反鐵電體的基本特征

反鐵電體的基本特征

更新時間:2021-01-14      點擊次數:3772

反鐵電性的概念,是美國科學家 Kittle 在 1951 年,根據宏觀唯象理論提出的,其具體(ti) 定義(yi) 為(wei) :“反鐵電體(ti) 晶格內(nei) 部的離子會(hui) 發生與(yu) 鐵電體(ti) 類似的自發極化,但不同於(yu) 鐵電體(ti) ,反鐵電體(ti) 內(nei) 部相鄰晶格具有方向相反的自發極化,因而表現出零剩餘(yu) 極化強度。”因此,反向平行排列的偶極子是反鐵電體(ti) 區別於(yu) 鐵電體(ti) 重要的特征,這在宏觀上表現為(wei) 總的自發極化強度等於(yu) 零。若對反鐵電體(ti) 施加電場強度大於(yu) 反鐵電體(ti) 偶極子反轉所需的電場時,材料內(nei) 部的偶極子同向平行排列,這時材料就由反鐵電相轉變成了鐵電相,具體(ti) 過程如圖 2.4 所示。使反鐵電體(ti) 偶極子反轉所需的電場就是材料的正向轉折電場。

 

反鐵電體(ti) 在電場作用下會(hui) 發生鐵電-反鐵電相變,從(cong) 而表現出雙電滯回線,如圖 2.5 所示。在自由狀態下,反鐵電體(ti) 內(nei) 偶極子反向平行排列,表現為(wei) 宏觀極化強度為(wei) 零;在小電場加載下,電場使得部分偶極子開始轉向,宏觀極化強度開始增加;當電場大於(yu) 材料的正向轉折電場 EAF時,材料內(nei) 部相鄰偶極子在電場作用下迅速轉向實現同向平行,表現為(wei) 宏觀極化強度迅速增加;若電場繼續增加,已轉變為(wei) 鐵電態的材料宏觀極化強度逐漸達到飽和。降低加載電場,材料的極化強度逐漸減小;當外電場小於(yu) 材料的反向轉折電場 EFA 時,材料內(nei) 部偶極子恢複反向平行排列,宏觀極化強度急速減小,變回反鐵電相。

足球国际杯国际米兰
地址:北京海澱區
郵箱:LH13391680256@163.com
傳真:
關注我們
歡迎您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信息:
歡迎您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了解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