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離子選擇性電極的電位對響應離子活度的負對數作圖,所得的曲線稱為(wei) 曲線。這種響應變化服從(cong) 能斯特方程,稱為(wei) 能斯特響應。曲線線性部分所對應得離子活度範圍稱為(wei) 線性範圍。
離子選擇性電極除對某一特定離子(i)有響應外,溶液中的共存離子(j)對電極也有貢獻。這時電極電位可寫(xie) 為(wei)
式中,ni、nj分別為(wei) 被測離子和共存幹擾離子的電荷數;Kijpot選擇性係數。
選擇性係數愈小,表示離子j對被測離子i的幹擾愈小;當測定正離子時第二項取‘+’,負離子取‘-'。
IUPAC規定響應時間是指離子選擇性電極和參比電極接觸試液開始到電極電位變化達到穩定(1mV以內(nei) )所需要的時間。但這個(ge) 定義(yi) 因相差1mV而引起相應的濃度相對誤差的變化太大,一般采用達到穩定電位95%時所用的時間t95合適。
離子選擇電極的內(nei) 阻,主要是膜內(nei) 阻,也包括內(nei) 充液、內(nei) 參比電極的內(nei) 阻。不同類型的離子選擇電極有不同的內(nei) 阻,晶體(ti) 膜在103-106Ω,PVC膜在106-107Ω,流動載體(ti) 膜在106~108Ω,玻璃膜在108Ω左右。電極內(nei) 阻的大小直接影響對測量儀(yi) 器輸入阻抗的要求。
溫馨提示:
一些重要的膜電極見表2.4-13、表2.4-14、表2.4-15及表2.4-16。離子選擇電極的應用見表2.4-17。如有需要,可找小編獲取。
電話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