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稱重傳(chuan) 感器
針對微傳(chuan) 感器技術發展速度快,一些理論、方法及實現技術尚未成熟的特點,本書(shu) 緊密結合微傳(chuan) 感器的發展動態,對熱、輻射、機械、磁、化學量微傳(chuan) 感器的基本理論及實現技術進行分類闡述,同時介紹了微傳(chuan) 感器係統及其數據獲取與(yu) 處理方麵的知識,旨在為(wei) 讀者提供一本微傳(chuan) 感器方麵的入門讀物。本書(shu) 幫助讀者在掌握微傳(chuan) 感器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建立微傳(chuan) 感器設計、研究、製作及實驗分析等方麵的基本概念。當遇到具體(ti) 的微傳(chuan) 感器問題時,能查到專(zhuan) 業(ye) 文獻,能讀懂文獻內(nei) 容,能自行設計實驗,能為(wei) 實驗結果進行分析總結。
主要技術參數:
輸出靈敏度: 約1mV/V
非線性: ±0.5%R.O.
零點偏差 :±0.5%R.O.
滯後性 :±0.5%R.O.
受壓變形量 :0.01mm
固有頻率 :27,42kHz
使用溫度範圍 :-10℃~60℃
溫度對滿量程輸出影響 :±1.0%R.L./10℃
溫度對零點輸出影響 :±2.0%R.O./10℃
輸入阻抗: 350±10Ω
輸出阻抗 :350±10Ω
推薦激勵電壓 :DC 5V
載荷 :150%R.L.
應用:
微型傳(chuan) 感器是目前zui為(wei) 成功並實用性的微型機電器件,主要包括利用微型膜片的機械形變產(chan) 生電信號輸出的微型壓力傳(chuan) 感器和微型加速度傳(chuan) 感器;此外,還有微型溫度傳(chuan) 感器、磁場傳(chuan) 感器、氣體(ti) 傳(chuan) 感器等,這些微型傳(chuan) 感器的麵積大多在1mm2以下。
隨著微電子加工技術,特別是納米加工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傳(chuan) 感器技術還將從(cong) 微型傳(chuan) 感器進化到納米傳(chuan) 感器。這些微型傳(chuan) 感器體(ti) 積小,可實現許多全功能,便於(yu) 大批量和生產(chan) ,單件成本低,易構成大規模和多功能陣列,這些特點使得它們(men) 非常適合於(yu) 汽車方麵的應用。
汽車用傳(chuan) 感器是用於(yu) 汽車顯示和電控係統的各種傳(chuan) 感器的統稱。它涉及到很多物理量傳(chuan) 感器和化學量傳(chuan) 感器。這些傳(chuan) 感器要麽(me) 是史司機了解汽車各部分狀態的,要麽(me) 是用於(yu) 控製汽車各部分狀態的。
汽車用溫度傳(chuan) 感器主要用於(yu) 檢測發動機溫度、吸入氣體(ti) 溫度、冷卻水溫度、燃油溫度以及催化溫度等。溫度傳(chuan) 感器有熱敏電阻式、線繞電阻式和熱偶電阻式三種主要類型。這三種類型傳(chuan) 感器各有特點,其應用場所略有區別。熱敏電阻式溫度傳(chuan) 感器靈敏度高、響應特性較好、但線性差,適應溫度較低。
其中,通用型的測溫範圍-50℃~30℃,精度為(wei) 1.5%,響應時間為(wei) 10 ms;高溫型600℃~1000℃,精度為(wei) 5%,響應時間為(wei) 10ms,線繞電阻式溫度傳(chuan) 感器的精度高,但響應特性差,熱偶電阻式溫度傳(chuan) 感器的溫度高,測量溫度範圍寬,但需要配合放大器和冷端處理一起使用。其他已實用化的產(chan) 品有鐵氧體(ti) 式溫度傳(chuan) 感器(測溫範圍為(wei) -40℃~120℃,精度為(wei) 2.0%)、金屬或半導體(ti) 膜空氣溫度傳(chuan) 感器(測溫範圍為(wei) -40℃~150℃,精度為(wei) 2.0%,5%,響應時間約20 ms)等。
電話
微信掃一掃